http://guangxi.hteacher.net 2017-02-28 15:53 广西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课程任务 | 基础 | 三基:读写算 |
拓展 | 开拓视野,发展特殊能力 | |
研究 | 探究的态度 | |
设计方式 | 学科 | 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 |
活动 | 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 |
综合程度 | 分科 | 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 |
综合 | 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 | |
学习要求 | 必修 | 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
选修 | 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 |
呈现方式 | 显性 | 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
隐性 | 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校风 | |
开发主体 | 国家 | 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发,体现国家意志 |
地方 | 地方自主开发,体现地方特色 | |
校本 | 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体现学校办学宗旨 |
九、课程理论流派
【考查题型】单选、辨析、简答
课程理论 | 代表人物 | 基本观点 |
学科中心课程 |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 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3.以学科分类为基础;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5.学科专家的作用 |
活动中心课程 (经验课程) | 杜威、罗杰斯 | 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2.以活动和问题为核心; 3.以兴趣为基础;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有重要作用 |
社会中心课程 | 布拉梅尔德、 弗莱雷 | 认为教育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 |
十、教学
【考查题型】单选、辨析、简答、材料分析
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性质 | 特殊的认知过程;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
规律★ |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实质教育论VS形式教育论) | |
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统一 | |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 |
基本阶段 |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
教学原则
直观性 | 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形象语言描绘 | 1.正确选用直观教具; 2.直观要与讲解结合; 3.重视言语直观(口诀:宣讲语) |
启发性 | 学生是主体,调动学生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能力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君子之教,喻也。” |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
巩固性 | 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能再现和运用 |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各种复习; 3.扩充、改组、运用 |
循序渐进 | 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学不躐等。”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
因材施教 |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
理论联系实际 |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1.书本联系实际; 2.运用知识的能力; 3.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4.补充乡土教材 |
量力性 |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难度又能接受 | 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
思想性和科学性 |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4.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
教学方法
言语传递(说) | 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
实际训练(做) |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
直观感知(看) | 演示法、参观法 |
自主探究 | 探究法 |
十一、德育
【考查题型】单选、辨析、简答、材料分析
德育过程基本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 |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多种开端 |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 | 社会实践或社会交往 |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 | 社会道德内化和个体品德外化 |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 长期反复培养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
德育原则
责任编辑:升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