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19-11-07 09:27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三个类型:( )、庙底沟类型、马家窑类型,分别代表了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期。
A.马厂类型 B.半坡类型
C.卡约类型 D.半山类型
2.青铜器上的铭文,在书法字体中属于( )。
A.隶书 B.行书
C.楷书 D.篆书
3.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是( )。
A.塔庙 B.金字塔
C.佛堂 D.寺院
4.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作品是( )。
A.《马踏飞燕》 B.敦煌壁画
C.秦始皇陵兵马俑群 D.《素纱禅衣》
5.刘老师在美术鉴赏课中,将河北蔚县的戏剧人物前纸引入课堂进行教学,这种行为属于( )。
A.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B.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C.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D.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导入是一节课程的重要环节。下列选项中,导入环节设置不合理的是( )。
A.国内外雕塑欣赏课程中,教师课程开始播放各种雕塑作品引导学生观察
B.空间透视学习课程中,教师上课开始给学生5分钟自学课本
C.参观券设计课程中,教师创设去美术馆参观的场景
D.色彩表达情感的课程中,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7.在美术课堂上,教师用薄雾法创作了一幅绘画,并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绘画创作,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展示法 B.呈示法
C.演示法 D.示范法
8.某教师将《鸟语花香》—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够使用毛笔、水、墨等工具材料表现出墨色层次。”此教学目标所属维度是(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认知与体验
9.美术教学备课的主要内容是( )。
A.明确定义与把握原则 B.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
C.熟悉课标与了解学生 D.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
10.某教师在讲《铅笔淡彩》一课时,发现近半数学生没有带绘画工具,这种情况下,较为恰当的教学策略是( )。
A.主要由教师演讲 B.改为作品欣赏教学
C.适当调整内容,改为合作学习 D.按原计划继续教学
教师资格证 美术 模拟试题 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B
【解析】我国较早成熟的彩陶文化当推分布在今天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彩陶器物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其中以陕西西安半坡类型、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最为杰出。马家窑文化首先发现于甘肃马家窑,是甘肃、青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马家窑文化可以划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故本题选B。
2.【参考答案】D
【解析】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秦代统一前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而铭文主要见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是秦代统一以前的。故本题选D。
3.【参考答案】A
【解析】塔庙是苏美尔人的独创,它们不但在苏美尔人以及后来的巴比伦——亚述人的宗教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成为古代城市的一大景观。建筑在层塔上的高庙一般就是一个城市的制高点,而层塔和高庙的结合—塔庙也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最宏伟的建筑。金字塔是古埃及著名的陵墓建筑。佛堂、寺院是中国佛教建筑的代表。故本题选A。
4.【参考答案】C
【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群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修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秦始皇陵东陵道北侧。这批兵马俑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令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这标志着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精神风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故本题选C。
5.选B
【解析】提出问题,师生交流互动,并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式是讨论法。
6.选B
【解析】导入有铺垫、定向和激发兴趣的作用,B选项设置不符合导入的原则。
7.选A
【解析】略
8.选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本课的知识点,故本题选A。
9.选B
【解析】美术教学备课的主要内容是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教科书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钻研对象,只有准确把握了教材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展开教学工作,与此同时,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老师在确定教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法更加针对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故本题选B。
10.选C
【解析】课标中指出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也就是在保证课程目标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可以灵活调整课堂内容、形式进行教学活动。A选项中的做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B选项的做法不符合实践课的要求。D选项的做法会让半数学生无法正常上课。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美术模拟试题五
下一篇: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模拟试题(4)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