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3-09-26 15:19 浙江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知道如何利用和防止惯性。
2.通过实验探究和合理的推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物理学科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产生对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两幅图片:一副为静止的小车,一幅为风吹树叶。引导学生得出错误观点,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教师给出飞出的足球,不受力依然飞行,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牛顿第一定律
结合导入中的问题,教师追问,足球如何停止?学生分析得出受到阻力的原因。教师顺势提出运动的物体所受的阻力对于路程有什么影响?在学生给出了猜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学生能想到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思路,学生能想到用不同材质来做支持面,教师给出实验器材,并让学生按照物理小组讨论合理的实验步骤,之后进行实验
经过实验,学生能得到,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远。
教师引导学生,如果支持面光滑,阻力为零,学生能得到小车会一直运动下去。其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理解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教师给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作用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教师结合探究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基础+合理推理,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2.惯性
教师演示快速敲击摞起来的棋子,并用多媒体展示子弹出枪膛之后的一段运动轨迹。
教师给出惯性的定义: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教师给出汽车启动和刹车时候人前后摆动的事例,让学生用惯性解释。引导学生思考,是否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学生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加深对惯性的理解,并让学生明白,惯性是物质本身一种属性。给出大车和小车,同样速度,哪个更容易停下,使学生初步明白,惯性只和质量有关系。
环节三:拓展提升
给出锤子中紧固锤头和汽车中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让学生进行解释,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如何利用和防止惯性。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课后自己查询三个惯性在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四、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高中语文《故都的秋》答辩
下一篇: 教师资格初中音乐《春天的故事》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