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ansu.hteacher.net 2023-03-10 13:47 甘肃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毕加索及立体派的起源,掌握《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及欣赏方法,并能够运用方法鉴赏其他立体派的作品。
2.通过欣赏、讨论等形式,掌握《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进而学会立体派作品欣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3.感受立体主义作品的形式美感,体会《格尔尼卡》用象征性的手法表达反战思想,领悟中西方多元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毕加索《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及欣赏方法。
难点:运用理解立体派象征性等艺术手法,掌握立体派作品欣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二战”相关视频,视频播完后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战争是阴郁和恐怖的,而有一位20世纪的立体派画家把自己对战争的痛恨和带给人的恐怖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他就是毕加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这位立体主义大师笔下的战争是怎样的?顺势导入课题《格尔尼卡》。
(二)描述分析
1.毕加索
播放毕加索的记录视频,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
毕加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爱、有趣、愤青、勤奋……)
学生交流后并回答,教师总结: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其作品受非洲黑人艺术、原始艺术、东方艺术以及塞尚的影响。他一生勤奋,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作品风格多样,但却保持着自己粗犷、刚劲的艺术个性。
2.《格尔尼卡》画面内容
出示《格尔尼卡》,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
①你能从《格尔尼卡》中看到哪些物象?(牛、马、举灯的女人、灯、躺在地上的战士……)
②这幅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压抑、恐怖)
学生交流后并回答,教师总结:这幅画物象有很多,有牛、马、女人等,都比较支离破碎,给人一种压抑、恐怖、阴森的感觉。这幅画采用的就是动点透视,多方向去观察和表现物体,并将一个对象分解成多个视角的几何切面,进行组合。
3.《格尔尼卡》艺术特色
继续展示《格尔尼卡》,教师讲述格尔尼卡的画作背景,四人为一组讨论:
①这幅作品都用了什么颜色?物象有什么特点?空间感如何?(黑白灰,夸张怪异,二维平面感)
②这些物象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灯”代表痛苦和悲剧的气氛;“举灯的女人”代表希望;“从楼上跳下来的人”代表惊恐;“牛”代表残酷和黑暗的法西斯;“马”代表痛苦的人民;“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代表人类受苦难的普遍象征;“躺在地上的战士”象征军人的永不瞑目。
③这幅作品表达了画家怎样的思想感情?(反对战争)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格尔尼卡》艺术特色:这幅作品采用动点透视,把夸张、变形的物象进行重叠、组合,并赋予其象征意义。而色彩上采用黑、白、灰等颜色,突出恐怖的氛围,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泄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来触动观众的视觉和心灵。
(三)总结解释
根据对《格尔尼卡》的分析,试着总结立体派有哪些特点?如何欣赏立体派作品?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总结:立体派否定传统绘画中的定点透视,以动点透视、多方向去观察和表现物体,将一个对象分解成多个视角的几何切面,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组合,从而彻底摒弃了物体的自然形象。在欣赏时可以从色彩、造型、空间、特点等方面去欣赏。
(四)欣赏评价
教师展示毕加索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学生运用所学欣赏方法,以四人为一小组探究其特点。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点评。
(《亚威农少女》造型:女人正面的胸脯变成了侧面的扭曲,正面的脸上会出现侧面的鼻子,甚至一张脸上的五官全都错了位置,呈现出拉长或延展的状态;色彩:色块层次分明、灵活多变;空间:画面构图看似随意,却又暗含的秩序,任意分割的背景映衬人物。)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并升华情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热爱生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查找资料并搜集立体派其他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下节课分享。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