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19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二(高级中学)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9-24 09:09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和未选均无分。

1.某老师在教学“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是,对下面诗句进行分析,选出有误的一项(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句中的“东风”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

B.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句中的“榆关”指边关,运用借喻手法简洁的表现出诗人护卫皇帝,恪尽职守,但也山重水复,历经艰辛的情形。

C.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与夏十二等岳阳楼》)句中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

D.“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亭》)句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指出项羽之败的原因,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2.课堂结束后,老师留下积累文学常识的课下作业第二天在组内分享。一下搜集的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古代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C.《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撰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D.古文中,“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天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3.教师在针对必修五《归去来兮辞》一课进行授课时,使用迁移法,将必修二学过《归园田居》与本课相联系。下列最能诠释“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句是( )。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C.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D.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4.设计“亚非文学经典作品鉴赏”专题教学方案时,教师想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知名作品,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

A.《一千零一夜》

B.《墙上的斑点》

C.《老人与海》

D.《变形记》

5.教师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时,对作家鲁迅进行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最早被鲁迅翻译成中文。

B.《朝花夕拾》最早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发表在刊物上,收录了鲁迅的10篇回忆性散文。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鲁迅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

D.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6.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在阅读中遇到的文言常识,如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等。下列不符合积累的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7.教学“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时,老师请同学们积累常见误读字的正确读音并放入自己的语言积累资料包。下列可以放入资料包的一项是( )。

A.酝酿(yùn) 朔方(shuò) 销声匿迹(nì)

B.哺育(bǔ) 停泊(pō) 妇孺皆知(rú)

C.蓦然(mò) 恪守(ɡè) 琼楼玉宇(qiónɡ)

D.淤泥(wū) 和煦(xùn) 千山万壑(hè)

8.教师在讲解《长恨歌》时,讲到“后宫粉黛无颜色”这一句,引用了同样适用借代手法的其他作品,其中不适合用在此处的句子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C.雕阑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D.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9.下列关于新课标中关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要求高中生在语文活动中能够体会汉字、汉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汉语的民族特性,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B.“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要求高中生在自主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中,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语法规律。

C.“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要求高中生积累汉字、汉语的有关现象和感性认识,了解汉字在汉语发展和应用中的作用。

D.“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要求高中生在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过程中,对比两种语体用词和造句的差别,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风格差异。

10.一位老师在授课《将进酒》时,这样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在《必修五》学过了李白的《蜀道难》,初步领略了诗仙的才情。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对李白曾有这样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多媒体展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选修文本第一课《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板书:将进酒 李白)

对该老师的做法点评错误的是( )。

A.该老师的导入实现了情境教学。从对李白的评价情境引入课题。

B.该老师的做法做倒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该老师的导入具有教学艺术性。

D.该老师的导入采用了多媒体相配合,利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恰当运用教具的体现。

11.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授课反思中记录到:“今天的授课过程中综合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在今后的授课中还要注意多鼓励学生……”下列选项中可能会出现在该老师的教学反思中的是( )。

A.适当的时候可以邀请社区人员也参与到语文课程评价中。

B.教师的评价不宜使用抽象肯定性评价如“真棒”“真不错”,应该细致明确说明学生回答的好在哪里,这样才能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C.否定性评价不利于呵护同学的自尊心,在课堂中应该少用。

D.评价学生时,应仅以老师的评价为准,其他的作为参考。

12.精心组织与引导学生开展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合作性的学习活动,是教师教学艺术性的体现之一。下列选项关于课堂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作探究就是小组讨论,即比较困难理解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通过合作讨论解决。

B.分角色表演指向表演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而非表演技能。

C.一些比较简单的、动脑筋互相启发一下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宜用两人讨论的方式。

D.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应充当适当的组织引导角色。

13.阅读教学实录。按要求答题:

师:元丰六年,苏轼游览了黄冈赤壁,分别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是苏轼作品中最精华的文章。哪个同学能告诉我,苏轼为什么去了黄州?

生(齐):被贬。

师:为什么被贬?

生(纷纷):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师:大家能不能说说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生1:不知道。

生2:有官员从他的诗中找出句子说讽刺变法,于是皇帝把他贬官。

师:乌台,就是御史台。有人诬陷他,说他诗中有反对朝廷新政的文字,于是把他投入大牢。东坡在狱中生活了130天,这对他的身心、对他的人格造成了巨大的折磨和摧残。后来方方面面的人出面营救,最终他被放出来,可是被贬黄州,并开始了不断被流放的坎坷的人生际遇。苏轼去世前两个月左右,在常州,有这么一首诗,题自己的自画像(投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儋州在哪里呢?海南岛。惠州在哪里呢?广东。苏轼不断被贬,先被贬到黄州,后被贬到更远的惠州,最后被贬到更遥远的海南岛儋州。苏轼满身伤痕,历经坎坷,他要给自己一个快乐地活下去的理由,他不断地思考,到黄州之后,他的思想开始成熟了,仿佛一道天光,划过这荒瘠的大地。中国文学史上这篇最著名的文章出现了。

问题:上述案例中,教师的讲述活动属于( )。

A.描述式讲述

B.分析式讲述

C.娱乐性讲述

D.告知性讲述

14.一位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经验分享会上这样发言:“我是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根据这段发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读”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文言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

B.这位老师分享的教学经验符合“因声求气”的内涵。

C.在“读”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老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因素去解决。

D.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教师应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启发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

15.在教授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后,教师留下了这样的作业“以‘我也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份演讲稿,800字左右。注意,既要有情感的宣泄,又要有理性的思考。写作时,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以便使演讲的内容更具感染力!”下面对这条作业设计错误的是( )。

A.在学完演讲稿这一实用类文本后,请同学们进行写作,体现了语文实践性的特点。

B.布置写演讲稿的作业,一方面可以巩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C.老师要求“既要有情感的宣泄,又要有理性的思考。”这体现教师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D.作业最好布置开放的作业,就演讲稿这一类型进行联系即可,不应命题。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20分,第17小题8分,第18小题12分,共40分)

案例:阅读《墙》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16题。

老师:现在请大家再通读一下全文,还有哪些地方不懂的,可以提出来。

生:第八段写道:“我们不仅在冷冷的通告,近似公式的礼貌,甚至在握手的瞬间,在一闪即过的眼神中,都体会到这些墙的高度和厚度。”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冷冷的”这个词体现了一种冷漠、漠视;而“近似公式的礼貌”则表明这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问候,有种僵化的、表面的意味。在看似友好的握手中,也许两人都各怀鬼胎;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会泄露人内心真实的想法。比如家中来了客人,出于礼貌,招待的非常热情,但说不定心里却很厌烦。“高度”说明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很深,很难沟通;“厚度”则表明这种隔膜不是轻易就能消除的。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大家认同吗?(见学生点头)好,这个问题解决了,下面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生问:第六段的这句话“我们都愿意别人的墙换成一排令人清新的树,而又担心自己的墙不够高大”是何意?

生答:希望别人的墙换成一排清新的树,表明我们都想去了解别人,把墙换成阻而不隔的树,更容易看透别人的内心;而“担心自己的墙不够高大”,是担心自己被别人看透,所以想建筑高墙来保护自己。

师:你认为这里表现了这样一种心理:要别人不设防,好让我能看穿;但自己一定要设防,防止被别人窥伺。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理解?

生:把墙换成一排清新的树,是表明很想与人亲近,渴望与人的心灵沟通;但又“担心自己的墙不够高大”,是不信任别人,有一种隔阂的表现。

师:注意上一段对城市中墙的一个定位是出于相互的防范。联系到这里来理解,把墙换成树,是希望别人主动与自己沟通,不设防;而自己有没有向别人敞开心胸?(生:没有。)希望别人不设墙,自己却设墙。第六段的过渡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生:第七段“所以,有形形色色的看得见的墙,只不过说明,在我们的心中,同样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看不见的墙”,说明看得见的墙其实是看不见的墙的投影,是人内心向外的表现。

师:这告诉了我们无形的墙投影到外在就变成了有形的墙。比如把自家的院墙建得高高的,是想要防范别人。反过来想,通过有形的墙又可以折射出无形的墙。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无形的墙外化为有形的墙,而有形的墙内应为无形的墙。这是一种双向的融合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综观全文来看,文中写了四种有形的墙,对它们的态度分别是有的要拆除,有的要建立。由此引出隐藏在我们内心的心墙,同样也是有拆有建的。是借形象具体来写抽象,这样的散文写法叫——

生:缘物而抒情。

师:好,下面大家再看一组图片——(媒体播放巴以隔离墙的流血冲突、柏林墙的壁垒森严、柏林墙倒塌后人们的欢呼、信任等)。

(看完后)师:在你的心中有哪些形形色色的墙?你又是如何来看待这些墙的?请在组内交流畅所欲言。

(1)案例中老师是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至少写三条。 (10分)

(2)受案例中教师做法的启发,我们还可以怎样在语文课文的基础上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少写三点。(10分)

责任编辑:张欣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资格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模拟试题(4)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模拟题2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模拟题1教师资格高中生物《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模拟题2教师资格高中生物《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模拟题1教师资格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