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angxi.hteacher.net 2017-03-11 20:25 广西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30、期末,我带学生去郊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议论这自己喜欢的花,听到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的花,刺桂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旺盛,而且刺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遭到了一些同学的质疑。
“你们就看到他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对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看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的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们说:“小强说的有道理,刺桂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我们对待其他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到他身上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小强的肩,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小强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活动结束后,我专门赵小强一起分析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即产生的原因,鼓励他改掉缺点,同时安排班里的几名学生与小强组成互帮小组,小强渐渐改正了自身的缺点。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分)
31、苏老师班里有不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他三令五申之后,还是有几个学生没有多大的改变,最令她生气的是学习委员晓玲,也有两三次不交作业了。
晓玲今天又没交作业,苏老师把晓玲叫到办公室,厉声责备道:“你怎么也这样?”晓玲不安的说:“老师,我、、、、、、”“我什么我!今天放学不许回家,不完成作业,你的学习委员也别当了!”晓玲哭着跑了出去。
下午上课时,苏老师看到晓玲座位空着,便问道:“晓玲呢?”“她哭着走了,她说不读书了,得回去照顾爷爷。”苏老师听后惊异的问:“怎么回事?”晓玲同村的一个学生回答说:“她爷爷的腰受伤了,只能躺床上。”苏老师后悔没听晓玲的解释。
放学后,苏老师来到晓玲家,只看到躺在床上的爷爷,知道了苏老师的来意后,老人说:“家里平时就我们爷孙俩,我干活,她做家务,现在我伤成这样,可苦了她了。”眼前的情景让苏老师既怜悯,又自责。
32材料
当今世界已然进入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的高度发达及其与人的高度融合,产生了爆炸式增长和高度复杂化的数据集合,这些规模超乎想象的、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当下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大数据,具有体量浩大、模式繁多、生成快速、价值巨大但密度很低的特点。这种全面、多元的大数据隐含着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价值。已引起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大数据正在成为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发展战略,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个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性社会制度。在社会政治创新实践领域,大数据的全数据分析功能正在为政治创新、政策创新、实践创新提供更为充分的技术支持。
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思维视角,通过把大数据及其背后的相关性联系,人们完全能够据此做出正确的决定,《纽约时报》据2012年2月的一篇专栏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础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尤其是“物联网”的兴起,人们与感应器、显示屏等数据收集设备的日常交流不可避免。以至于有人预言,感应器和互联网链接也在将 “沉默的”设备转变为强大的预测和猜测设备,他们收集的数据可以与来自其他设备和数据库的数据整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信息成果,这些成果的价值可能远远高于那些生成基础数据的设备的价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创造大数据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人即是历史的“剧中人”,有是“剧作者”。“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在创造网络大数据的同时,人们也被网络大数据所改造。
大数据正在因其独特的社会价值而触发了社会道德治理的技术化创新潮流,尽管大数据存在着隐私安全、数据获取、数据准确性、数据利用与监管的问题,在目前社会治理实践领域,大数据不仅是人们治理社会的技术路径,还是人们治理改造的可能对象,尚存在理论纷争和现实困境,但是大数据正在毋庸置疑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视野,并将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网络社会的大数据化对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并在科学化、程序化、专业化、系统化等方面提供了更具技术性的支持,全道德治理制度是一个观念变革,政策选择、政策实施与检测的完整体系。其中大数据承担了数据传播,政策支撑、技术实施等功能,大数据管理及其应用的现状表明,通过掌握和利用大数据资源,可以有效的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过程的透明化,治理行为的数据化;重视大数据支援发展和技术应用,以大数据实现社会道德治理的现代化,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时代要求。
-----------(摘编自《大数据时代社会道德治理创新的理论形态》)
问题:
(1) 请简要概括文章中划线句“在创造大数据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人即是历史的“剧中人”,有是“剧作者”表达的意思。(4分)
(2) 在促进社会治理上,文章认为大数据又怎样的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德瑞克·朱伯特、贝弗利·朱伯特夫妇是著名的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制作者,在长达30年野外动物生活的拍摄生涯中,拍摄了25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8次获得艾美奖。有人曾这样问朱伯特夫妇:在肉食动物捕杀弱小动物时,你们也眼睁睁看着不去帮忙么?
朱伯特夫妇回答:是,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无动于衷”。
根据材料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升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